今天来说说如何书写好的 commit message。
Commit message 大家应该每天都在写,每次使用 Git 提交代码时,我们都会在执行 git commit
命令时附带上一句话来简要描述此次提交的改动。
Commit message 看似简单,作用却很重要。在阅读代码时,可以通过 commit message 了解到作者编写某行代码时的背景;调查 bug 时可以通过搜索 commit message 快速定位相关的提交记录。
那么什么样的 commit message 才算好的 commit message 呢?
开源社区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名为 Conventional Commits 的书写规范。很多流行的开源项目都使用了这套规范,如 Karma,Angular 等。其规定的格式如下:
<type>[optional scope]: <description>
[optional body]
[optional footer]
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:
type :用于表明我们这次提交的改动类型,是新增了功能?还是修改了测试代码?又或者是更新了文档?开源社区目前总结出了以下 11 种类型:
- build:主要目的是修改项目构建系统(例如 glup,webpack,rollup 的配置等)的提交
- ci:主要目的是修改项目继续集成流程(例如 Travis,Jenkins,GitLab CI,Circle等)的提交
- docs:文档更新
- feat:新增功能
- fix:bug 修复
- perf:性能优化
- refactor:重构代码(既没有新增功能,也没有修复 bug)
- style:不影响程序逻辑的代码修改(修改空白字符,补全缺失的分号等)
- test:新增测试用例或是更新现有测试
- revert:回滚某个更早之前的提交
- chore: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其他类型
optional scope:一个可选的修改范围。用于标识此次提交主要涉及到代码中哪个模块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,最好在项目中规定好模块列表,保持一致性。
description:一句话描述此次提交的主要内容,做到言简意赅。
optional body 和 optional footer 通常我们都不会用到,此处不再赘述。
介绍完了格式,让我们来看看真实世界中符合该规范的 commit message 长什么样子吧。
以 Angular 为例,来看看它最新的提交历史:
是不是很整洁?
现在规范是有了,但是还需要一个工具自动帮我们检测我们编写的 commit message 是否真的符合规范。这就好比是我们创建了一套 JavaScript 的语法规范,还需要 ESLint 这样的功能来自动帮我们检查一样。
对于 commit message 来说,这个工具就是 commitlint。
在项目中启用 commitlint
和 ESLint 一样的是,commitlint 自身只提供了检测的功能和一些最基础的规则。使用者需要根据这些规则配置出自己的规范。
对于 Conventional Commits 规范,社区已经整理好了 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
包,我们只需要安装并启用它就可以了。
首先安装 commitlint 以及 conventional 规范:
npm install --save-dev @commitlint/cli 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
接着创建 commitlint.config.js
文件,并写入以下内容:
module.exports = {
extends: ['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'],
};
至此,commitlint 的配置就基本完成了。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说何时来执行 commitlint。
答案显而易见,在每次执行 git commit
的时候咯~
为了可以在每次 commit 时执行 commitlint 检查我们输入的 message,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个工具 —— husky。
husky 是一个增强的 git hook 工具。可以在 git hook 的各个阶段执行我们在 package.json
中配置好的 npm script。
首先安装 husky:
npm install --save-dev husky
接着在 package.json
中配置 commitmsg
脚本:
{
"scripts": {
"commitmsg": "commitlint -E GIT_PARAMS"
}
}
至此就彻底配置完成啦。
让我们来感受一下:
还在等什么?赶快在自己的项目中启用 commitlint 吧!